喉嚨卡卡的 慢性咽喉炎引起

更新日期:2010/05/31 04:11

文/陳百騏


門診中,常可以聽到患者抱怨:「喉嚨總是覺得有痰,卡卡的,有異物感,在需要常講話的社交場合,一直清痰,覺得很尷尬, 而且吃了很久的感冒藥也治不好。」這種情形很可能就是患了慢性咽喉炎,類似中醫所謂的「梅核氣」。顧名思義就是喉頭好像有一顆「梅核」哽住,吐不出,也嚥 不下。


慢性咽喉炎之所以不易治癒,是因為它不是一般的感冒,而與長期不當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良的空氣品質,或過度使用聲帶有關。例如嗜食肥 甘辛辣、抽菸、飲酒、經常熬夜或是睡眠不足,壓力過大、疲勞過度,因而造成免疫力低下,或是自律神經失調,使得咽喉局部的自律神經對於環境刺激物產生過度 反應而引起。


此外,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也會引起長期的鼻涕倒流,或是胃酸逆流,造成咽部反覆發炎,也都是慢性咽喉炎常見的原因。


◎ 以中醫的角度而言,慢性咽喉炎常見的類型有:


●肝鬱痰火型


壓力大、情緒不穩定者,因為肝氣鬱結,導致氣鬱化火,常出現胸悶、 胸痛、肩頸或全身痠痛、口乾口苦、腸胃不適及舌質紅、舌苔厚等症狀。


治法以疏肝解鬱、理氣化痰為主;可選用加味逍遙散、半夏瀉心湯、烏藥順 氣散、柴陷湯、半夏厚朴湯、越鞠丸、蘇子降氣湯、代赭旋覆湯等。


●陰虛濕熱型


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者,容易造成腎水不足而虛火 上炎,因為腎脈循喉嚨而上,所以患者除了咽喉常感不適之外、還常伴隨有咽乾、耳鳴、耳癢、目澀、便硬、皮膚乾澀等症。


治法以滋陰降火為主; 可選用知柏地黃丸、一貫煎、滋陰降火湯、百合固金湯、麥門冬湯等;若兼有舌苔白厚偏黃,倦怠身重,不易睡飽,胸悶煩躁等濕熱之症,則可輔以清熱利濕之劑。 例如:龍膽瀉肝湯、甘露消毒丹、茵陳蒿湯等。


●脾肺氣虛型


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經常腹瀉、少氣懶言、動則易喘,是本型的常見 症狀。


治法以補益脾肺為主;可選用生脈飲、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


若兼見舌面紫暗、瘀斑或舌下有瘀筋等血 瘀之症,都可輔以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等活血化瘀之劑;若輔以針灸治療,則可取用足三里、合谷、內關、曲池等穴位。


如果是因過敏性鼻炎或 鼻竇炎造成的長期鼻涕倒流,或是因為胃酸逆流,反覆刺激咽喉,就必須佐以治療鼻炎及胃酸的藥方,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為高雄濟世中醫診 所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6441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