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10星期二
亞婆井前地 與鄭家大屋
從主教山教堂走下來後 接下來就是到亞婆井前地  一路上都是下坡 很悠閒的走往這邊
傳說這邊是以前有位婆婆深感居民都從山下打水上來喝很不方便 所以慷慨解囊出錢鑿了一口井 供居民使用
 
現在這邊已沒有這口井了 改成歐洲式的流水 

雖然看不到那口井 不過這附近都是葡萄牙式的建築 漫步在這附近 可是很舒服的喔

葡萄牙的建築配色真的很好看

這邊是住宅區所以會看到一些阿婆等待小孩來這邊散步或聊天 
我在這邊稍作休息 老公看著地圖要往下一個鄭家大屋 結果景點真的很近 就走過老公前方這個馬路就到了鄭家大屋 近到讓我都覺得澳門好像是中影文化城喔 很妙的是亞婆井前地這邊都是葡萄牙式的建築 但越過這個小馬路 就到了中國式建築的鄭家大屋 整個文化融合的見證呈現在眼前  這趟旅行真的太值得了 
 
今天到了鄭家大屋剛好遇到整修期間不能進入 

聖老楞佐教堂
接下來到了聖老楞佐教堂 這教堂重建後採用了中西合壁的方式 內部上方採用中國的開窗納氣  這是在澳門中教堂裡很特別的建築
  



崗頂劇院與聖奧斯定教
這兩個景點是在一起的


崗頂劇院崗頂劇院 建於1860年 為紀念當時葡萄牙王伯多祿五世 是澳門唯一仿歐式劇院 現在劇院在整修要打造成一個高級
餐廳

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 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 每當大風吹來蒲葵葉便隨風飛揚華人遠遠望去,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就稱教堂作“龍鬚廟”,後又以粵音轉稱“龍嵩廟”。教堂於1874年重修後,形成今天的規模。該教堂每年為期兩天的苦難耶穌像巡遊,有悠久的歷史,是澳門天主教會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



<澳門街景的地板真是美>
從聖奧斯定教堂走幾歨路就到了何東圖書館 而聖若瑟修院也在這附近 澳門景點都好近 再次讓我覺得真的像在中影文化城
何東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在位於聖若瑟修院旁

<聖若瑟修院旁邊就是何東圖書館>
建築物建於1894年(光緒二十年)以前原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所擁有。其後被香港富紳何東爵士於1918年購入用作別墅,曾在此定居(1941-1945)。1955年何東爵士病逝,後人根據生前遺囑意願將故居贈予政府作為公共圖書館用途。何東圖書館於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初時只開放一樓藏書樓部分。到1989年何東圖書館重修後,地下為中文書庫和報刊室;二樓為古籍藏書樓、澳門資料室及辦公室;三樓為展覽廳和視聽室。2005年,何東圖書館主樓後花園側建了一座新大樓,成為全澳門最大的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真的很美 若是團體旅遊就不可能來到這邊了

圖書館還有一間放儲物櫃的地方 要進入圖書館前要先將帶的包包放在這邊 領取的時候會有張感應卡 設計的不錯
  
看到圖書館的海報 哇...好妙喔 可以打電話問功課耶 這個IDEA還不錯

這圖書館雖然不大 但是藏書還蠻多  新棟建築就在舊棟的後方 舊棟上方在整修所以沒得進入

在這邊很多的華文雜誌都來自於台灣呢 連Amanda同學愛的巧手易都有呢 再看看報紙 竟然連台灣的當天報紙也有 真是太神了 可能是隨著航空每天的班機而來
 
圖書館的雜誌架我覺得很不錯 簡單清爽的設計感覺 澳門的歐美雜誌很多很有國際觀 希望我們在中興新村的圖書館也有這樣多雜誌就好了 
 
我們在這邊翻了些雜誌 我也看了許多台灣這個月的新雜誌  呵呵 我看了壹週刊(每次都會翻閱週刊的旅遊報導)跟vita雜誌(減肥資訊) 超台的吧
 

圖書館附近有一個建築物超美麗就是- 滙業銀行行政中心 
這張照片我放了全圖(沒有縮小) 這樣美麗的建築真是喜歡至極

這個銀行簡直就想個咖啡店 美吧!!


早上繞的這些景點 很悠閒 也到了圖書館看雜誌報紙 感覺就像當地的居民在這邊生活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6441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