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谷弘實的新書----


---------------------------------------------------------------------------------


自從前一系列的拙著《不生病的生活》意外受到好評,還成為百萬本暢銷書以來,有愈來愈多的人對我提倡的「新谷酵素飲食法」產生興趣,甚至開始實際採行。

我的醫院可算是胃腸內視鏡領域的先鋒者,也是世界首創在不進行開腹手術的情況下,切除大腸息肉的「大腸鏡息肉切除術」開發者,但到我醫院裡來求診的病患,不止為了接受內視鏡檢查,還有許多人是專程來詢問有關健康管理與飲食法。

但不論什麼樣的病患來訪,我總是會如此告訴大家,「形成你身體與心靈的,就是你每天所吃的東西」,事實就是麼簡單。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裡,蘊含了生存的所有真理,但或許就是因為太過簡單,也太過理所當然,所以反而很少有人能實際感受這句話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所吃的東西,會被送到腸道裡去,最後養分被送到血液中並輸送到全身的細胞裡,而這個細胞的集合體,就是我們人類(等於生物)。以投藥和手術以及化療為主要治療法的現代醫學,基本上並不重視從飲食到腸道及細胞裡的過程,所以很少將視野擴展到腸道與酵素、微生物之間的關係,也不太注重改善腸相等於腸道健康狀況的飲食健康法。

人為什麼能保持健康狀態?相反地,缺少什麼時就會生病?一般來說醫師和病患自己也沒有非常清楚的答案,只是致力於去除眼前所出現的症狀,這也是目前的實際狀況。

本書將針對這個問題深入探討,並以我的專門領域,也就是以腸這個器官為切入點,更進一步地深入研究。若只單純分析腸這個器官,會發現它不過是一條非常細長的管子,卻是連結我們和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以及宇宙的連接點,所以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理解並實際體會與它們之間的關聯。

這種關聯可歸類為下列主要三項,內容包含許多前一系列的拙著《不生病的生活》中,無法充分傳達到的領域,所以在實際傳達增進健康的具體資訊之前,在此稍微詳細解說一下。

第一個關聯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坊間總是喜歡探討好菌和壞菌等腸內細菌的存在,以掌握健康的重要關鍵,但我注目的焦點,不只如此。微生物的世界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寬廣」,例如培育我們所吃農作物的土壤裡,就有許多微生物在裡面活動。

土壤環境的好壞,會影響農作物的品質,而這些農作物進到我們的胃腸裡後,又會影響我們的腸道狀況。若能明白這些事物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就能大大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







另一個關聯是「食物」。如前述般,我們每天都會吃下某些東西,並將這些東西轉換成熱量來維持我們的生存。負責消化與吸收食物的地方是腸道,而腸道會透過血管連結到全身的細胞。以內視鏡觀察時會發現,依據我們所吃的食物內容而定,我們的腸道也會變乾淨或變髒。所以我提倡的「新谷酵素飲食法」裡,充滿了讓腸道健康、淨化血液,進而促進細胞乾淨的精髓。


我為什麼不斷主張牛奶有害健康?攝取白米或白糖、以及大量使用油脂的料理,絕對會出問題?傳統的日式飲食有益健康?本書針對這些主張的背後理由,淺顯易懂地做說明,但說穿了,就是我在替大家的腸道發聲。好好傾聽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聲音,只要能感受自身腸道的心情,就能戲劇般快速提升自己的健康。

最後一個關聯就是「細胞」,因為在腸這個器官的背後,存在全身多達四○到六○兆個細胞。我注目的焦點是細胞內的酵素活動,我將這種酵素稱為「新酵素」,試著將它概念化。新酵素的存在會如此重要,主要就是因為它和我們生命活動的根基,有著密不可分的深切關係,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直接從探討新酵素的第五章開始讀起。

細胞變年輕,人自然會變瘦、變漂亮  
只要確實實踐我所提倡的飲食健康法,就不需要施行其他減肥法,也不必為了美容去做什麼特別的運動,因為每天的飲食若確實,就會讓你的腸相變漂亮,也能讓你的細胞返老還童。相反的,一旦忘記這個簡單的事實,我們就會失去身心的平衡,引發各種疾病與肥胖、老化等問題。

其實,只要掌握三個訣竅,就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美容與減肥。如果不想用很表面的方法來讓自己美容瘦身,也想要在短期間內改善腸相,至少得隨時留意並遵守下列三個重點。 

1. 每天喝一點五到二公升的「好水」,以補充足夠的水。 
2. 改善便祕情形,實現令人身心舒暢又自然的排便生活。 
3. 積極攝取「生鮮食品」,不忘補充酵素。
用更淺白的話來說,「好水」、「自然排便」、「食物酵素」都是「新谷式飲食健康法」不可或缺的關鍵字,尤其是美容和減肥,更是以這三項為基礎。

生鮮食品要吃得對,才能有效補充酵素
未加熱過的生鮮蔬菜與水果裡,含有豐富的生命能量來源「酵素」,能夠立刻實踐的簡單方法有:早上大量攝取當季水果、將新鮮蔬菜與水果打成果汁飲用、餐前大量攝取生鮮蔬菜做成的生菜沙拉等,做為補充酵素的方法之一,確實很有效。







不過在補充當季水果時,有一點必須要注意,那就是養成習慣盡可能在早、午、晚餐之前一小時,先補充好水,三十分鐘後再吃水果,我自己更是一定親身力行。因為這種攝取法不但能活化腸道的運作,促進排便順暢,還能在飯前適度補充醣類(果糖),達到預防吃太多的絕佳效果。

一般人所習慣的「餐後水果」,很容易造成醣類的過度攝取,自然容易讓人發胖,最好改掉這種習慣,但若是在白天攝取,則不妨少量多次。

擔心正餐會吃太多的人,不妨先將零食或蛋糕等點心換成水果,或將含有大量白砂糖和乳製品的零食類食物,換成水果乾,同樣有助於改善體質。


不過仔細閱讀本書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攝取這種生鮮食品其實存在一個陷阱。那就是市面上所販售的蔬菜和水果裡,所含的生命力早已不如昔日來得高。

今日的蔬菜與水果的維生素、礦物質含有量,比起五十年前,已經急速減少許多,這也代表農作物本身的生命力已變得很低落。因為被稱為「補酵素」(幫助酵素運作的成分)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既然含量已經驟減這麼多,當然就無法期待酵素單靠自己的力量還能活躍運作,既然酵素無法充分運作,農作物的生命力當然就會低下。

許多現代人都有因攝取過多動物性食品與油脂類食物而肥胖的傾向,只要增加攝取生鮮的水果和蔬菜,就能有效改善腸相,達到自然的減肥效果,也能因為血液循環變順暢的緣故,改善皮膚粗糙和過敏體質等現象。但若想更進一步提高效果,「想提高生命力」及「想讓日子過得更有活力」,只吃生鮮的蔬菜和水果(活性食材),恐怕還是不夠。我也是因為非常明白生鮮食材(等於補充酵素)的重要性,才會認為這是不容忽略的關鍵。

保健食品,有效補充不足的酵素
那麼究竟要如何克服這種蔬菜與水果的「能量不足」?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攝取優質保健食品。

從保健食品來攝取蔬菜和水果原本所含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以及酵素時,不但能改善不佳的身體狀況,也比較容易從中獲取充滿活力的活動力(也就是生命力)。最好以幫助體內消化酵素運作的「酵素保健食品」為主,再佐以含有身體所需必要微量成分「多種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等保健食品,並在用餐前後服用。

尤其是許多活躍在職場上的上班族,每天的飲食很容易變得不規則,只要積極採用「新谷式飲食健康法」,同時利用優質保健食品來補充不足的成分,就能充滿活力,改善每天的疲勞情形。此時因為代謝情形會愈來愈活化,當然就可期待讓肌膚恢復年輕,以及能自然而然地瘦下來。

所謂「多種」,就維生素來說,指的是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B1、B2、C、D、E、K等一般人所熟知的維生素;礦物質則指鈣、鎂、磷、鐵、鋅、銅、硒等。比起三大營養素的碳水化合物(醣類)和蛋白質,以及脂質來說,這些成分的必要量雖然非常少,但仍是幫助酵素運作的重要成分(補酵素)。一旦不足,就會影響人類的生命活動,從消化與吸收一直到代謝和排泄為止,當然也會影響精神層面,讓人變得焦慮不安、情緒不穩,甚至是失去幹勁。

若考慮到剛剛所提蔬菜和水果「生命力不足」的情形,就能明白我們大多數人都已陷入慢性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缺乏症。

不過即使是保健食品,同樣有從天然成分萃取出來的保健食品,以及利用化學方式合成而來的保健食品,究竟哪一種保健食品比較好,很難一概而論,但若從「提高自己生命力」的觀點來看,最好還是選擇天然保健食品比較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6441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